2021-12-20 09:50:49 公務員考試網(wǎng) 文章來源:天津分院
公務員考試行測科目由言語、判斷、數(shù)資和常識判斷四個科目組成,而考生對待四個科目的態(tài)度又大相徑庭,而最令人感到尷尬的科目就是常識判斷,在廣大考生心目中的地位用一個詞形容并不為過,就是“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作為常識老師,換位思考,可以理解,一方面常識判斷考查題目數(shù)量少(20道題)、分值低(平均0.5-0.6之間);另一方面知識點太多了,要了解記憶的內(nèi)容也太雜了,真的記不住!兩方面原因把“雞肋”舉得高高!但作為常識老師,我也有責任幫助考生尋找一些“規(guī)律”,解決考生的困惑,改變常識的“地位”,那么,咱就從今天開始,陸續(xù)分6次,交給大家常識做題的小技巧,題目來源也很簡單,不會去找特征及其明顯的,一定是國家最喜歡出的題目。而國考作為各地市考試的“風向標”,參考價值可想而知,今天就給大家拋磚引玉,以剛剛結束的國考題目舉例,聊一下如何通過大綱解決天津市考的常識問題。
在說第一個技巧之前,有兩方面內(nèi)容需要我們理解:第一,什么是常識?百度百科給出的定義是常識,即普通知識。一般人所應具備且能了解的知識,即一個生活在社會中的心智健全的成年人所應該具備的基本知識。換個理解方式,公考大綱認為常識是應知應會內(nèi)容,其實都是一個意思,就是最簡單的基礎知識;第二,既然常識屬于應知應會的,所以最基本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我們考核的內(nèi)容叫常識判斷,不叫常識記憶,這也是為什么很多考生說我掌握了這個知識為何難以做對題目的原因,這就涉及到第二方面的理解,國考是對于一個考生綜合分析理解判斷推理能力的考核,所以,題目一定會體現(xiàn)一定綜合性或者需要考生能夠有一定理解能力,其實就是通俗所說的舉一反三。拿兩道國考真題做一說明:
【例1】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根據(jù)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實際情況,建立起擴大內(nèi)需的有效制度,釋放內(nèi)需潛力,加快培育完整內(nèi)需體系,加強需求側管理,擴大居民消費,提升消費層次,使建設超大規(guī)模的國內(nèi)市場成為一個可持續(xù)的歷史過程。下列舉措不屬于需求側改革的是:
A.構建“智能+”消費生態(tài)體系B.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C.嚴格落實“房住不炒”D.剝離企業(yè)辦社會職能
拿到題目蒙了,啥需求側啊,什么消費生態(tài)系統(tǒng)啊,咋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啊,我也不知道啊,這不是我應知應會的啊,但影響我們做對題目嗎,很顯然沒有,專家只要求考生大概了解供給側和需求側即可,那我們通俗理解,直接從字面意思出發(fā),通過拆字找到答案,誰供給啊,生產(chǎn)者,也叫賣家!誰需求,消費者,也叫買家!再結合題目,把我們提煉的關鍵字和題干進行對應,哪一個聊的不是買家,哪一個選項就是我們要選出來的,所以答案一目了然,直接選擇D項。
其實做題過程,我們就做到了兩點,一方面平時注意了對“供給側改革為主線,需求側注意擴大內(nèi)需作為戰(zhàn)略基點”這一基礎知識的了解,另一方面在此基礎能夠進行一定的理解分析,題目也就迎刃而解。透過大綱,我們不難總結,國聯(lián)考常識判斷題目專業(yè)性一定不會太強,只求“應知應會”,對于陌生概念能夠通過“俗話”進行理解就可以了,但一定是你應該知道的“國家大事”,其實大綱也就告訴了我們復習方向的方向、方法和程度,同學們,你們學會了嗎?
第一個題目給大家分析完了,接下來再放一道2022國考真題,大家看看我們應該怎樣去理解,咱也留一個小懸念,下一期為大家揭曉!
【例2】2020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發(fā)表重要講話,要求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以下對全面依法治國理解正確的是:
①黨的領導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
②依法保障人民權益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目的
③法治社會建設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重點任務和主體工程
④領導干部具體行使黨的執(zhí)政權和國家立法權、行政權、監(jiān)察權、司法權,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關鍵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②③④
相關內(nèi)容推薦:
報名條件?
崗位選擇?
筆試科目?
面試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