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請登錄 | 注冊 | 選課中心 | 會員中心   
4006-01-9999

藥品安全漏洞何在

——訪衛(wèi)生部全國合理用藥監(jiān)測網專家孫忠實教授

    齊二藥、欣弗、刺五加、甲氨蝶呤、大連狂犬病疫苗……近年來,藥品安全事件此起彼伏,不絕于耳。2009年剛剛過去兩個月,就有糖脂寧膠囊、雙黃連注射液等3起事件接連發(fā)生。沉重的生命代價刺痛著人們的神經,藥品安全因此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藥害事件為何屢禁屢發(fā)?百姓如何吃上“放心藥”?公眾用藥應避免哪些誤區(qū)?本版約請有關專家予以解析。

——編 者

    企業(yè)缺乏責任心  為降低成本,違規(guī)操作

    記者:有人說,現在比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更牽動人心的,是“看病怕”。怕什么?怕看病被騙和不安全。

    孫忠實:如今,人們生病怕吃假藥用假器械,怕藥品不良反應,怕小病治成大病,藥品安全是人命關天的大事,藥品從研發(fā)生產到患者服用過程中,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出現問題,安全鏈條都會斷裂。

    記者:透視近幾年發(fā)生的重大藥品安全事件,您認為目前藥品安全問題的癥結何在?

    孫忠實:分析近幾年的藥害事件,根源有三:一是不法企業(yè)受利益驅動,違規(guī)生產;二是政府部門監(jiān)管不力,尤其在某些“地標”藥品轉“國標”標準偏低,把關不嚴;三是醫(yī)院和藥店購銷藥品把關不嚴。

    首先,個別企業(yè)違規(guī)操作,在藥品安全鏈的生產環(huán)節(jié)就埋下“炸彈”!靶栏ァ鄙a企業(yè)擅自降低消毒時間和溫度,增加消毒柜載量,成本降低了,卻使9名患者付出生命;“甲氨蝶呤”事件中, 制藥人員將硫酸長春新堿尾液混于“甲氨蝶呤”,致使藥品污染,導致上百名白血病患者下肢疼痛、行走困難。

    記者:“違規(guī)生產”是幾起重大藥品安全事件的引信,它的背后透露出什么?

    孫忠實:一是部分企業(yè)誠信意識和守法意識淡。欢菄鴥人幤笠(guī);a業(yè)化、集約化程度依然不高,為占據市場份額彼此惡性競爭。目前,我國5600多家藥廠生產的1萬多種藥品中,仿制藥占90%,處于藥品市場的中端和低端,它們的競爭武器是價格低廉。低價競爭迫使藥品生產企業(yè)最大限度壓低生產成本,爭取利潤空間。近年來,一方面各種原材料漲價,制藥成本不斷上升;另一方面國家多次藥品降價,也使藥廠利潤不斷縮水。于是,為降低生產成本,一些企業(yè)縮減該有的操作程序,甚至偷工減料,有效成分低限投料,輔料也用最便宜的。而藥品是特殊商品,生產企業(yè)1%的疏忽,就可能對生命健康帶來100%的隱患。

(責任編輯:admin)
無法在這個位置找到: jiangxi/ajaxfeedback.htm

經典圖書

  • 國考新大綱系列
  • 名師模塊教材
  • 面試教材系列
  • 公務員省考教材
  • 華圖教你贏系列
  • 熱門分站
  • 熱門地市
  • 熱門考試
  • 熱門信息
  • 熱門推薦
2015省公務員考試高分課程體系
2015年地方公務員考試高分備考特訓營
  • 申論
  • 行測
  • 面試
  • 歷年真題
  • 模擬試題
  • 時事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