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海(B卷)《行測》真題

57:單選、

14、去年全年汽車產量已經達到8400萬輛,而最引人矚目的是中國的迅速崛起,2002年中國的汽車產量只占全球產量的6%,金磚四國的的產量僅占11%,而去年中國的產量已經占到全球的23%,金磚四國的產量已經占全球總量的35%,中國對世界汽車產業(yè)的推動不僅是規(guī)模上的迅速增長,而且影響力也在增長。這段話為了證明           。

A 全球汽車數量驟增在造福人類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負面效應

B 中國正在走向世界汽車大國的行列中

C 金磚四國對世界汽車產業(yè)將產生巨大影響力

D 中國在金磚四國中汽車產量最大

【答案】B

【解析】第一句話“而”表轉折,重點是“中國在汽車領域的崛起”,提出一個觀點;后面用數據說明中國汽車行業(yè)的發(fā)展迅速,因此后面是舉例論證,最后一句話再次點明觀點,遞進關系,重點是“影響力在增強”,結合選項選擇B項。

58:單選、

詞藻的妙用,在乎能顯示印象,從片段里生出完整來。有些境界可用白描的手法,有些非詞藻不為功,這個道理自然也有人理會得,依我個人的偏嗜,詞中的溫飛卿是很懂得用詞藻的,六朝文之所以大勝唐宋四六文者,會用詞藻至少是一原因。詞藻,文學的色澤,也是應付某種需要而生,并非無聊的東涂西抹,專以炫人耳目為業(yè)的。俗濫是不善用之故,不是詞藻本身的毛病。根據這段文字,下面說法中錯誤的是              。

A 作者認為有些場合非用詞藻不可

B 作者認為溫飛卿作詞善用詞藻

C 作者認為六朝文遠勝于唐宋文

D 作者認為善用詞藻不會俗濫

【答案】C

【解析】A項在文中第二句“有些非詞藻不為功”;B項在文中第三句,“詞中的溫飛卿是很懂得用詞藻的”;D項在文中最后一句“俗濫是不善用之故”。C項文中是“六朝文之所以大勝唐宋四六文者”,而選項是“唐宋文”,唐宋的四六文只是唐宋文中的一種,偷換概念。故正確答案C項。

59:單選、

16、如果可以有“教育過度”這樣一個命題的話,其本質應該是,由于勞動力市場功能和教育質量等方面的因素。導致人力資本供給與需求之間的匹配不當。而不應該是人力資本總量的過度。國際經驗表明,因短期內的教育回報率降低,迫于社會上不恰當的壓力而控制教育發(fā)展,或者政府未能彌補人力資本回報率下降的市場失靈導致教育停滯的結果,通常是災難性的。下面說法與上文不符的是—— 。

A “教育過度”會導致人力資本供給與需求之間的匹配不當

B 人力資本供給與需求之間的匹配不當時,會影響教育回報率

C 不能因為短期內的教育回報率降低而忽視人力資本積累

D 抑制教育發(fā)展將會影響經濟的發(fā)展

【答案】D

【解析】A項文中“由于……導致人力資本供給與需求之間的匹配不當”就是“教育過度”的本意;B項“教育過度”就是“人力資本供給與需求匹配不當”,所以就會影響教育的回報率;C項在最后一句,“因為教育回報率低而沒能彌補人力資本回報率下降,結果是災難性的”,所以A、B和C都能從文段推出,故D不正確,文段未提到教育和經濟的關系。

60:單選、

17、紅杉樹是地球上僅存的紅木科樹種之一,美國紅杉樹公司有一片高大巨撥的紅杉,軀干通體絳紅,冠上枝椏通天遮日,根部直徑達到8米。據說世界上最大的紅杉樹在澳大利亞,不幸其主干毀于雷電,最終定格在75.2米。樹木的生長也是競爭的過程,在成長中盡快長高、長大就能爭取到更多的陽光,根都粗壯之后,從地下獲得的水分也會增加。所以,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句是                。

A 大樹的長成也需要天時、地利

B 沒有競爭就沒有生存,也就沒有發(fā)展

C 萬物生長靠太陽 

D 能生存下來的是最能夠適應變化的那種

【答案】B

【解析】“所以”表明最后一句話是對全文的總結,前文介紹紅杉樹長的很高大,“樹木的生長也是競爭過程,在成長中長高、長大就能爭取到更多的陽光”,由此句可知介紹紅杉樹是為了說明樹木的成長也需要競爭,符合對前文總結的是B“沒有競爭,就沒有生存,也沒有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