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華圖教育2016-10-19 14:50
申論熱點材料閱讀
事件回顧:近日,南京某中學的學生家長反映,從今年九月十日開始,該校實行高三年級學生家長輪流替代老師進行月考監(jiān)考。并有明確要求:每場考試兩名家長需要在考場一前一后站立,每隔一段時間互換位置。盡管考場外有校方工作人員巡視,但沒有老師在場。除了監(jiān)考之外,高三年級早自習和晚自習也需要家長值班,早自習期間家長在教室?guī)褪兆鳂I(yè)、晚上七點到九點的晚自習家長需要看兩個小時班。
此事一經曝光,網民議論紛紛,讓家長替老師監(jiān)考、監(jiān)督晚自習,學校這樣的做法是否妥當?有人持贊同態(tài)度,認為可以督促孩子的學習,促進老師與家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有人進行反對投票,認為學校和老師這樣做是在推卸責任,不該讓家長參與學校管理。
模擬題
讓家長替老師監(jiān)考這種做法妥當嗎?能形成“家校合力”的局面嗎?
綜合分析:原因分析
從學校教育上說,考試監(jiān)考、自習值班是學校的責任,老師的工作,家長沒有義務分擔學校的教學與管理。從學生心理上講,學生畏懼的是老師,而不是家長,老師監(jiān)考比家長監(jiān)考更能維持考場秩序。從教學的角度看,老師自習值班更有利于了解、指導學生的學習,還可以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改進教學方法。讓家長監(jiān)考顯然難以做到這點。術業(yè)有專攻,相信絕大部分家長根本不懂這些流程,更不懂得怎么去專業(yè)的輔導孩子的課程!
從家庭教育來看,讓家長們走進考場,親身感受到考場的緊張氛圍,體會孩子學習的不容易,在以后能夠對孩子多一些鼓勵和理解;另一方面,家長也應適度參與學校事務,覺得可以加深家校聯(lián)系,增加相互的理解和溝通。家長的確要參與對孩子的教育,但更多的是家庭教育,而學校教育的主力軍應該是老師。讓家長參與監(jiān)考,有人會認為覺得老師是在偷懶。更何況,家長們都有自己的工作,也在忙自己的事業(yè)!
各有各的道理,各有各的想法,當然,學校的教育與管理需要家長的配合,但配合不是替代學校和教師的分內工作。如何找到中間的平衡點,還需要做好摸索!
提出對策:如何解決
老師的職責讓家長替代,是老師履職的“缺位”。老師輔導課程是駕輕就熟的事情。所以,在學校的教學時間內,老師“出讓”部分傳道授業(yè)解惑的職責,而家長又無法真正“承接”,最后導致的結果只能是學生的學習無人指導,而這樣的結果顯然違背了老師和家長本意。但是,學校和家長畢竟分工不同,各有各的邊界和職責,如讓家長全權參與監(jiān)考,由家長承擔學校的責任,容易導致角色混亂,讓學生混淆家長和老師的身份,家長也會混淆自己的定位。長久來看,未必有利于形成“家校合力”的局面。所以,學校的教育還需學校來完成,家長只能作為配合!
家校合作雖是好事,可家長該做哪些事,還是應該有界限。倘若監(jiān)考、執(zhí)勤這些事情都由家長來替學校分擔,一方面家長未必都有充分的意愿和時間參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一些雙職工家長就表示時間困難難以配合學校。對無法參與的家長來講,強制推廣這種做法顯然不公平。其次學校的管理責任會弱化、家校合作的界限會日益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