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華圖教育2018-08-15 09:33
申論熱點材料閱讀
8月13日晚間22時許,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在其官網發(fā)表聲明稱,決定放棄“國酒茅臺”商標注冊申請,撤銷對國家商評委的起訴,并向國家商評委及各相關方致歉。
申論熱點獨家模擬預測題及詳細解析
【模擬預測題】
【茅臺死咬“國酒茅臺”商標17年,卻突然松口認輸了。據悉,茅臺集團自2001年起便不斷申請“國酒茅臺”商標,17年里多次被否。請談談你對此事的看法?】
是什么驅使茅臺在十幾年里不顧多方強烈異議堅持注冊“國酒”商標?業(yè)內專家稱,商標一旦注冊成功,可以和廣告形成很大的差別。這對于重視品牌建設的茅臺來說,無疑是一件與其他品牌拉開距離的利器。
《中國知識產權報》在2017年曾刊發(fā)評論文章指出,貴州茅臺的“國酒”之路已經走過15年。近年來,貴州茅臺雖然沒有使用“國酒茅臺”字樣作為產品商標,但卻一直以國酒身份進行品牌定位和廣告宣傳。如果真讓貴州茅臺通過“國酒”商標的申請,極易對“國酒”概念造成混亂,對其他白酒企業(yè)影響是不言而喻的。
白酒分析師蔡學飛認為,茅臺已經是事實國酒,在實際運用中,茅臺利用國酒商標拼音特權已經大范圍使用了國酒概念,但是國酒注冊涉及到國家榮譽與整個中國酒行業(yè)的利益,必須有非常強大的國家的貢獻與行業(yè)貢獻才能成立,何況國字頭消費品目前沒有先例。
與此同時,也有聲音認為,面對多年來各方機構的異議,此次茅臺從“硬懟”到“認慫”是一種以退為進的手段,它挑戰(zhàn)的已經不再是國內的白酒兄弟企業(yè),而是更加關注世界級酒業(yè)巨頭與格局。
“只有茅臺敢覬覦‘國酒’,其它品牌只能羨慕忌妒恨。若能加冕,錦上添花。不能也是無冕之王。” 食品產業(yè)評論家、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外聘課程教授崔凱在接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采訪時這樣表示。
據《糖酒快訊》相關報道稱,撤訴之后,茅臺看似失去了“國酒”商標的紙質法律許可,卻收獲了社會認可和絕佳的影響力。此前茅臺之所以不斷申請,也只屬于保護性注冊,主要是為了不讓其他酒業(yè)注冊成功。此次主動撤訴,意味著以后任何白酒企業(yè)都不能再申請國酒商標,顯然,茅臺以退為進深耕品牌戰(zhàn)略的真正目的已經達到。
點評:從硬氣到服軟,茅臺這次總算是做對了。隨著消費升級迭代,以高端酒為首的酒業(yè)正在步入新格局,茅臺作為行業(yè)巨頭,“與廣大兄弟企業(yè)和衷共濟、同心攜手”,我們期待茅臺雖無“國酒”牌,但仍能一如既往、一心一意打好品質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