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22 11:14:39 公務員考試網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資料包涵蓋但不限于以上內容
保存小程序碼至
手機進行掃碼
曾 妮
10月20日至21日,廣州市政府組織召開深層隧道規(guī)劃咨詢會議,會議邀請了中歐各國國內工程院院士王夢恕、張杰、王浩、曲久輝和國內外專家共20人為廣州深隧規(guī)劃和東濠涌深隧試驗段把脈。這樣的專家陣容可謂星光熠熠,在近年來類似的廣州市公共工程咨詢會上也是比較罕見的,由此可見廣州市政府對深隧工程的重視程度。
本次咨詢會邀請了廣州所有重要媒體的記者和反對者參加旁聽。作為多年的跑線記者,筆者也在旁聽者之列。在筆者看來,在這場咨詢會上,媒體記者是代表公眾存在的,記者的職責是通過新聞報道,把討論延伸到會場之外,促進決策的公共化。
這是一個很好的制度設計,不過在實踐中卻遇到了尷尬。第一天上午的咨詢會后,旁聽的記者們圍在一起,互相詢問:“你聽懂了嗎?”表示“沒聽懂”的記者不在少數。會上的討論實在是太專業(yè)太深奧了,一會兒是“點源污染”,一會兒是“面源污染”,一會兒是“排水標準”,一會兒又是“防洪標準”——就連具備一定水利工程知識的記者都難以全部理解,如何把信息全面地傳達給公眾?公眾對于枯燥的工程可研報告及復雜的測算數據,真的有耐心去學習、去了解嗎?
這暴露了公眾決策制度設計中一個蒼白無力的地方:由于普通民眾欠缺專業(yè)知識素養(yǎng),使得他們難以站在平等的平臺上,與決策者和影響決策的專家進行討論。
前不久,筆者也被邀請進入九龍湖公眾意見征詢委員會。在公征委第一次會議上,就遇到了類似的問題。公征委中有個別專家也提出,有關九龍湖規(guī)模的問題經過專家討論確定了一個“妥協(xié)的結果”,在公眾征詢委員會上沒有必要再進行討論,并建議公征委的討論要設立合理邊界。但有委員立即提出了反對意見,最后主持會議的區(qū)水務局負責人宣布:討論不設邊界。
當前,廣州涉及公眾利益的重大項目普遍實行了民主決策制度,在垃圾焚燒、同德圍改造、人工湖建設等重大項目上,都設立了公眾咨詢監(jiān)督委員會或公眾意見征詢委員會,應該說這是廣州構建社會主義民主的可貴嘗試和重大創(chuàng)舉。但在實踐層面,我們必須回答一個問題--公眾如何理性地參與決策?媒體如何善用發(fā)言權?如果把這個問題具體化,那就是:公眾如何與專家、決策者平等對話溝通?
就筆者參加公征委和咨詢會一些膚淺的體驗和經驗,筆者提出幾點不成熟的建議:
首先,工程報告必須提供盡量詳盡的信息,并且盡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去表達。說“面源污染”,老百姓聽得云里霧里,但把它翻譯成“路面屋頂的雨水污染”,想必識字的人都能看得懂吧?在國內,財政預算是令人望而生畏的,但據說在香港,財政預算寫得詳盡通俗,大部分市民都能看得懂。
其次,公眾提出合理預期,決策者和專家尋求解決路徑。未必需要強求公眾了解太過細致的技術性問題,作為納稅人,他們應該提出合理的改善目標、需要避免的影響,而解決路徑讓專業(yè)人士去尋求。對于一些無法達到的預期和難以避免的負面影響,決策者和專家也應該開誠布公地提出來,雙方“討價還價”,形成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結果。
再次,媒體作為公眾與專家、決策者的橋梁,一方面要科學、理性、通俗地報道工程的相關信息,另一方面也要科學理性地代表公眾提出訴求。提出愿景,但不苛求不切實際的目標;指出問題,應該從解決問題的初衷出發(fā)。
讓大家坐在一個桌子旁對話的前提是信任和尊重。公眾應該盡量減少對專家的偏見,不得不承認他們在專業(yè)技術領域更有發(fā)言權;而專家和決策者也應該放下對公眾的傲慢,公眾或許不懂工程技術問題,但他們仍然有知情權和提要求的權利。
貝克在《風險社會》如是說,專家代表著科學理性,民眾代表著社會理性。沒有社會理性的科學理性是空洞的;但沒有科學理性的社會理性是盲目的。一方面,對于科學的關懷,事實上依賴于社會的判斷,公眾的批評和焦慮主要來自于專家和反專家的辯論。另一方面,沒有專家的科學論證和對科學論證的批判,社會理性仍舊是乏味的;離了專家,公眾甚至無法感受到他們“批評和擔憂的不可見的對象和事件”。
所以說,決定民主決策制度是否奏效的,不僅僅是制度設計,更在于我們如何平等平和理性地看待彼此。
↓↓↓↓2022年省公務員考試筆試產品推薦↓↓↓↓ | |||
2022省考 成績查詢 |
2022省考 面試禮包 |
2022省考 面試峰會 |
2022面試 分數線 |
相關內容推薦:
貼心微信客服
貼心微博客服
上一篇:蔡兵:改革必須沖破教條主義的牢籠
10萬+
閱讀量150w+
粉絲1000+
點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