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華圖教育 關鍵詞:2020國考,面試熱點,網絡,留守兒童,素質
2020年,中國網絡的發(fā)展正在逐步領先全球,而網絡發(fā)展的弊端開始在各個層面逐漸體現,依據筆者的觀點,在留守兒童這個群體之間,智能設備的侵襲對他們的影響最為巨大。
面試熱點相關背景
在缺少網絡安全保護的情況下,未成年人接入網絡后遭遇到的網絡風險遠遠超過現實生活。網絡欺凌、網絡詐騙、網絡色情等問題都是未成年人無法單靠自身能力解決的。實際上,研究者對數字鴻溝的認識已經從單一的拉大群體間不平等擴展至加重、維系和縮小3種類別——數字鴻溝既有可能加劇社會中優(yōu)勢群體和弱勢群體的分化,也有可能幫助一部分人維系他們的社會地位,還有可能縮小社會階層之間的差距,關鍵在于如何提升人們使用網絡的能力,即網絡素養(yǎng)。而提升網絡素養(yǎng)的方法則是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充分結合。
對中國而言,農村地區(qū)留守兒童的網絡素養(yǎng)需要高度重視。在好奇心、求知欲的驅使下,他們會探索網絡世界,卻極有可能為各種網絡圈套所誘騙、為網絡娛樂所迷惑。很多農村學校為此傷透腦筋,只能嚴禁學生使用手機?蛇@樣卻令留守兒童既無法與在外的父母聯(lián)絡,又無法融入正在使用網絡的同輩群體,更會帶來在脫離網絡若干年后成為數字時代“野蠻人”的風險。況且,嚴格意義上講,學校的一紙禁令徒有形式,孩子們可不費吹灰之力就繞過種種限制,接觸到不適合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網絡內容。
解決這一問題,必須在重塑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分工的同時,引入積極的外部力量,讓企業(yè)、社會組織和志愿者參與進來。尤其是互聯(lián)網企業(yè),無論是網絡平臺企業(yè)、互聯(lián)網公司、網絡內容生產商,還是網絡硬件生產商,都應當承擔其社會責任,作為補充學校教育滯后和家庭教育缺失的社會教育力量。
互聯(lián)網企業(yè)作為社會教育力量參與農村未成年人的網絡素養(yǎng)教育,有著獨特的優(yōu)勢。一方面,互聯(lián)網企業(yè)能夠利用最新的技術手段應對未成年人遭遇的網絡風險,確保網絡的安全性,比如現在多數網絡平臺都推出了經過內容篩選和確保個人隱私安全的兒童模式;另一方面,互聯(lián)網企業(yè)還可以深度介入到未成年人網絡素養(yǎng)教育中來,提升他們的網絡安全意識和網絡使用技能。比如在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指導下,騰訊“護苗·網絡安全進課堂”2019年在12個省份的50余個重點鄉(xiāng)村地區(qū),為超過24萬名鄉(xiāng)村中小學生普及網絡安全知識,形成了未成年人網絡安全教育品牌,這也是“科技向善”理念的體現。
但即便如此,我們仍然需要動員更多的互聯(lián)網企業(yè),聯(lián)合社會組織和志愿者共同參與維護未成年人網絡安全,為提升未成年人網絡素養(yǎng),尤其是農村留守兒童網絡安全的保護和網絡素養(yǎng)的提升作出努力。